当前位置: 首页 水产供求

各省水产品产量(海水水产养殖面积和产值规模最大的是哪个省?)

时间:2024-12-20 作者: 小编 阅读量: 1 栏目名: 水产供求 文档下载

它是整个中原地区,最大的水产品批发基地。目前,郑州水产大世界的市场销售网络已辐射至沿海各省。绿茶产量占全国第一,蚕茧产量占全国第二,绸缎的出口量占全国的30%,柑桔产量名列全国第三,毛竹产量居全国第一。浙江境内交通条件日趋改善。预计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利润增长10%左右。采取化解中小微企业困境的措施取得初步成效。工业生产增速快速回落的态势有所遏制。全年小型企业增加值增长11.4%

河南郑州的海鲜水产品批发市场都在哪里?

1、郑州水产大世界

在郑州,有一个水产批发市场,是大家最熟悉的,那就是郑州水产大世界。它是整个中原地区,最大的水产品批发基地。

地址:位于郑州北环和长兴路口。

详情介绍:郑州水产大世界,拥有商家一千多家,市场配备制冰、供水设备,提供供冰、供氧、冷藏、进餐、住宿等一条龙服务,另外配有鲜鱼专用大车10台,小车两台。还有齐全的装卸设备和经验丰富的装卸队伍,为客商提供全天候的服务。服务之周到,装备只齐全,也是郑州水产大世界,闻名中原地区的最重要原因。

市场内专营国内外高档鲜活水产品,主要有鱼、虾、蟹、贝四大类。鱼类有鲈、鲑、甲鱼、鳗、石斑、黄鲳、左口、真鲷、三纹鱼等。虾类有澳洲、新西兰大龙虾、台湾草虾、竹节虾、沼虾、河虾。蟹类有中华绒鳌蟹、美国珍宝蟹、皇帝蟹、膏蟹、清蟹等。

贝类有加拿大象鼻蚌、蛏、蚝、蛤等国内外水产珍品约200多个品种。目前,郑州水产大世界的市场销售网络已辐射至沿海各省。中华绒蟹甚至是远销港台海外。

2、纬三路水产品批发市场

地址:郑州市金水区纬三路与经七路交叉口

介绍:该水产市场设置在小区内,一楼是水产品摊位,而二楼就是住户。这里聚集着大大小小从事水产生意的商户数百家,经营产品种类繁多,有活鲜、冻品、干货等,包括大闸蟹,黄鱼,带鱼,泥鳅,黄鳝,鲫鱼,燕鲍翅参肚等各式海鲜。是自然形成,无市场管理公司。

3、柳林水产批发市场

地址:该市场位于郑州市北柳林村,南临北环道,北靠郑汴高速公路,东接107国道,西衔郑花公路,交通便利,位置优越,是黄淮地区重要的鱼货集散地。

介绍:它是郑州最大的活鲜批发市场。是在郑州市水产管理办公室的筹划、支持下,于1998年正式建成运行的集水产批发交易、集贸、商住、办公、餐饮、洗浴为一体,服务功能齐全大型水产品批发交易市场,是面向我国中西部地区的水产品交易中心。

市场一期工程占地108亩,总投资1800多万元,现已建成营业房597间,交易大棚4个,总面积5000平方米;储鱼区四个,内设大小储鱼池269个,最大储养活鱼量达到80万公斤。

储鱼池除充氧、加水等设施外,还特设温水管道,可供热带鱼安全过冬,适用于各类商品鱼中转、销售。建有200千伏安变压器两台,水井8眼。还建有温泉大酒店和温泉浴池一座,服务设施配套齐全,商户交易、生活条件优越。

自运营以来,市场陆续吸引了陕西、山西、山东、洞北、安徽、湖北等九省三十多个地、市的500多家场商来此经营。

市场淡水鱼品类多,销售面广,广州驻场鲶鱼批发销售和山东微山湖驻场黑鱼批发经销处,每年都以数万吨特种鱼销往各地,市场交易量每年都突破10万吨。

4、亚宏水产品批发市场

地址:该市场地处郑州北郊环境优雅的郑州综合投资区内,东邻107国道,西邻铁路北站,南邻郑州环城高速公路,北接连霍高速公路。

介绍:经营国产、进口冷冻海产品、水产品为主的大型水产品批发市场,该市场的铁路、公路交通十分便利,为四方商户配货提供了便捷的条件,商品辐射周边十几个省市和地区。

5、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庙李镇陈砦海鲜批发市场

地址:位于郑州市北环路40号

另外,在郑州体育中心旁边,长兴路38号附近还有五洲水产批发市场;在南阳路与农业路交叉口西北角的郑州肉联厂冷库也有水产品批发;在金桥路12号附近有安庄水产品批发市场,南阳路和群办路3号有郑荣肉类水产批发市场;在管城回族区有水产副食农贸市场等等。

扩展资料:

水产品是海洋和淡水渔业生产的水产动植物产品及其加工产品的总称。

包括:

(1) 捕捞和养殖生产的鱼、虾、蟹、贝、藻类、海兽等鲜活品;

(2)经过冷冻、腌制、干制、熏制、熟制、罐装和综合利用的加工产品。水产食品营养丰富,风味各异。低值鱼类和加工废弃物等制成的鱼粉、浓鱼汁等是重要的蛋白质饲料。利用水产动植物制成的蛋白质水鲜产品,如油脂、胶类、维生素、激素和其他制品,是有多种用途的化工、医药用品。

参考资料:水产品-百度百科

浙江是怎样发展起来的

浙江是中国经济比较发达的沿海对外开放省份。素有“鱼米之乡”之称,是综合性的农业高产区域,以多种经营和精耕细作见长,大米、茶叶、蚕丝、柑桔、竹品、水产品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绿茶产量占全国第一,蚕茧产量占全国第二,绸缎的出口量占全国的30%,柑桔产量名列全国第三, 毛竹产量居全国第一。    浙江也是全国的一个重点渔业省,渔业已由传统的生产型,逐步过渡到现在的捕涝、养殖,加工一体化,内外贸全面发展的产业化经营。舟山渔场是全国最大的海洋渔业基地,海洋捕捞量居全国之首。杭嘉湖平原是全国三大淡水养鱼中心之一。   浙江工业基础较好,以轻工业、加工制造业、集体工业为主。改革开放以来,乡镇企业异军突起,1995年底,乡镇工业已占全省工业总产值的四分之三。丝绸工业历史悠久,产品精美,传统工业闻名遐迩,电力工业发达,秦山核电站为国家第一座核能电站。新安江电站为国内第一座自行设计、自制设备和施工安装的大型水力发电站。浙江境内交通条件日趋改善。   浙江省的人类发展指数为0.817,属于高等水平,同时他也是多年来中国大陆各行省之中人均最好的(2009年以前),可见他的可发展水平甚高。最新数据显示:2010年,全省生产总值为27227亿元,比上年增长11.8%(见图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361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14121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11745亿元,分别增长3.3%、12.4%和12.3%。人均GDP为52059元(按年平均汇率折算为7690美元,仍居国内各省第二位),增长10.1%。三次产业增加值结构由2005年的6.7∶53.4∶39.9调整为2010年的5.0∶51.9∶43.1。从各产业对GDP增长的贡献来看,第一产业对GDP增长的贡献为0.1个百分点,贡献率为1.3%;第二产业对GDP增长的贡献为6.5个百分点,贡献率为55.0%;第三产业对GDP增长的贡献为5.2个百分点,贡献率为43.7%。随着整体经济恢复平稳较快发展,各行业也逐渐回到均衡发展态势。工业保持较快增长,全年工业增速比去年提高了6.7个百分点,为本省经济增长提供了主要动力;第三产业保持稳定增长,对GDP增长的贡献率稳步提高,除房地产业有所回落外,各行业都保持较快发展。

浙江2011年gdp是多少?

2011年浙江全年GDP达32000亿元左右,约增长9%以上,人均GDP约合9000美元以上(按年平均汇率6.459测算)。

1.工业生产在三季度快速回落的基础上有所趋稳,服务业发展较快,农业发展平稳。2011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0878亿元[1],比上年增长10.9%,增速比一季度和上半年分别回落2和1.2个百分点,比前三季度回落0.3个百分点,回落幅度有所减小。1-11月,实现利润2738.4亿元,同比增长12.7%,增速比上半年和前三季度分别回落19.7和8.5个百分点。预计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利润增长10%左右。采取化解中小微企业困境的措施取得初步成效。企业资金紧张状况已有所缓解。11月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银行贷款余额12859亿元,比9月末增加310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9.0%。工业生产增速快速回落的态势有所遏制。11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3%,比上月回落0.4个百分点,回落幅度比10月减小0.7个百分点,12月增长9%,增速比上月回升1.7个百分点。全年小型企业增加值增长11.4%,高于规模以上工业0.5个百分点,工业生产形势正在逐步趋于稳定。

服务业发展较快。预计服务业从业人员比重为34.6%,比上年提高0.4个百分点。全年批发、零售业零售额分别增长28.7%和16.1%,住宿和餐饮业零售总额分别增长19.2%和18.3%。1-11月,限额以上交通、信息、商务、科技、文化、居民服务及其他服务业等企业营业收入和营业利润同比分别增长17.4%和25.8%。据有关部门预计,全年全社会铁、公、水路客、货运周转量分别比上年增长3.5%和21.3%;旅游外汇收入和国内旅游收入分别增长12%和18%。

农业生产稳定增长。预计全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531亿元,比上年增长3.1%。农作物种植结构进一步调整,花卉苗木等种植收益好的农作物生产规模继续扩大。预计粮食播种面积与上年基本持平,粮食总产量781.6万吨(156.3亿斤),增长1.4%。畜牧业继续保持稳步发展态势,渔业生产稳定增长。预计浙江省肉类总产量175.9万吨,比上年增长0.4%;水产品产量490.3万吨(不含远洋),增长6.4%,远洋渔业产量22万吨,增长13.4%。

2.投资、消费增速基本稳定,出口增速回落。2011年,固定资产投资14290亿元,比上年增长24.8%,增速分别比上半年和前三季度略回落1.1和0.8个百分点,按投资价格指数缩减,实际增速为16.1%,其中,房地产开发投资4494亿元,增长48.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931亿元,比上年增长17.4%,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1.3%。进出口总额3094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2%,其中,出口2164亿美元,增长19.9%,增速分别比上半年和前三季度回落2.4和1.9个百分点;进口930亿美元,增长27.3%。新批外商投资企业1691家,合同利用外资205.8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116.7亿美元,比上年分别增长2.7%和6%;浙江省对外投资中方投资额34.1亿美元,增长1.5%。

3.财政收入增速基本稳定,存贷款增速走低。2011年,财政一般预算总收入5925亿元,比上年增长21.0%,地方一般预算收入3151亿元,增长20.8%,按可比口径计算增长15.2%。在地方一般预算收入中,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增长较快,分别比上年增长33%和22.8%,增值税和营业税分别增长15.8%和12.1%。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3843亿元,增长19.8%。2011年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60893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2%,新增存款6507亿元,同比少增2766亿元。本外币贷款余额53239亿元,增长13.8%,新增贷款6482亿元,同比少增1175.5亿元,其中12月新增600亿元,同比多增314亿元。从境内贷款投向看,短期贷款增长19.7%,中长期贷款增长5.1%,票据融资增长5.4%。

海水水产养殖面积和产值规模最大的是哪个省?

山东渔业领跑全国当之无愧。山东在水产品总量、海水产品总量、水产品加工量、水产品出口量上均居全国第一。 2005年山东水产品产量736.1万吨,同比增长2.5%;水产品养殖产量442万吨,比“九五”末287.3万吨增长53.8%,占渔业总产量比重61.4%;远洋渔业产量25.8万吨,同比增长14.2%,比“九五”末增长113.7%;水产品加工量443.2万吨,同比增长32.2%,占总产量比重60.2%;水产品出口创汇28亿美元,同比增长27.3%,占全国水产品出口总额30% ;渔业总产值1250亿元,5年来年均增长12.0%。这些辉煌的数字,足以体现一个水产强省的风貌。 山东在水资源或者渔业地理位置上并无绝对优势。山东三面环海,大陆海岸线2531公里,占全国14.06%,位居第3位,比广东少25%;管辖岛屿326个,占全国6%,比占第一位的浙江3061个少89.4%;岛岸线737公里,占全国5.2%;比占第一位的浙江4286公里少83%,排名第5位。管辖海域15万平方公里,占全国3.17%;比占全国第一的海南少92.5%,排名第7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