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用药的用药顺序是什么(如何保持水质稳定,提高池水的净化能力?)
时间:
2024-12-19 作者:
小编 阅读量:
2 栏目名:
水产供求
文档下载
与主菜同时搭配的沙拉,称为生蔬菜沙拉,一般用生菜、番茄、黄瓜、芦笋等制作。洁面之后将黛珂乳液涂到面部,用指腹按摩并用手掌轻拍。选种时应选大小规格一致的苗种,因鳝鱼有互相残食现象,特别是在饵料不足时极易发生。当水温低于15℃时黄鳝不摄食,进入冬眠状态。在饲养过程中,如果溶氧不足,氧化过程受抑制,饵料残渣、有机物、排泄物等逐渐积累,分解不充分,就会积存有机酸而使pH值下降,影响鳝鱼的生长,

吃西餐的顺序是什么?
1.头盘\x0d\x0a 也称为开胃品,一般有冷盘和热头盘之分,常见的品种有鱼子酱、鹅肝酱、熏鲑鱼、鸡尾杯。奶油鸡酥盒、局蜗牛等。\x0d\x0a\x0d\x0a 2.汤\x0d\x0a 大致可分为清汤、奶油汤、蔬菜汤和冷汤等4类。品种有牛尾清汤、各式奶油汤、海鲜汤、美式蛤蜊汤、意式蔬菜汤、俄式罗宋汤。法式葱头汤。\x0d\x0a\x0d\x0a 3.副菜\x0d\x0a 通常水产类菜肴与蛋类、面包类、酥盒菜肴均称为副菜。西餐吃鱼类菜肴讲究使用专用的调味汁,品种有鞑靼汁、荷兰汁、酒店汁、白奶油汁、大主教汁、美国汁和水手鱼汁等。\x0d\x0a\x0d\x0a 4.主菜\x0d\x0a 肉、禽类菜肴是主菜。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牛肉或牛排,肉类菜肴配用的调味计主要有西班牙汁、浓烧汁精、蘑菇汁、白尼丝汁等。禽类菜肴的原料取自鸡。鸭、鹅;禽类菜肴最多的是鸡,可煮、可炸、可烤、可炯,主要的调味汁有咖喱汁、奶油汁等。\x0d\x0a\x0d\x0a 5.蔬菜类菜肴\x0d\x0a 可以安排在肉类菜肴之后,也可以与肉类菜肴同时上桌,蔬菜类菜肴在西餐中称为沙拉。与主菜同时搭配的沙拉,称为生蔬菜沙拉,一般用生菜、番茄、黄瓜、芦笋等制作。还有一类是用鱼、肉、蛋类制作的,一般不加味汁。\x0d\x0a\x0d\x0a 6.甜品\x0d\x0a 西餐的甜品是主菜后食用的,可以算作是第六道菜。从真正意义上讲,它包括所有主菜后的食物,如布丁、冰淇淋、奶酪、水果等等。\x0d\x0a\x0d\x0a 7.咖啡\x0d\x0a 饮咖啡一般要加糖和淡奶油。\x0d\x0a\x0d\x0a 普通西餐的进莱次序,通常是面包、汤、各类菜式、布丁、咖啡或红茶。照正式规矩,入席的时候,客人应该由椅的左方就位,离席的时候亦应由椅的左方退出入座后,应该待主人先摊开餐巾以后,才可以把放在桌上的餐巾铺置在自己的膝上。收起的时候也是一样,都要以主人为先,否则便失礼。铺餐巾,在正式场合是将餐巾叠作两层,放置在大腿上,不能完全摊开,更不能塞入腰衣服里、但一般的常餐便不须这么拘谨了,想要全摊开的话也是无妨的。有时中途因事要暂时离席,切勿将餐巾搁在桌上,因为这是意味你不再吃,侍者便不会再为你上莱了,所以,在离开时须将餐巾放在椅子上才对。用餐完毕,餐巾大致叠好,也可以不叠好,放在餐桌上,而要乱扔。如果发现水杯或莱肴中有脏物,不要大声嚷嚷,引起同桌的人们注意,而应当悄悄告诉服务员,让他拿走重拿一份来。换菜盘和餐具也是这样。喝饮料时,先用餐巾擦一下嘴唇,然后再喝杯中的饮料,为的是避兔菜屑弄到脸上或丢进玻璃杯里。如有纸餐巾最好不用餐巾擦嘴,不要把用过的盘子推到一旁,或者把盘子摞起来。最好不要移动任何盘子的位置。在桌布上落下面包屑,可以不必理会。如果是不慎落下一点儿饭菜可以在服务员撤走盘子时,用餐巾小心地把它拾到盘子中。
神仙水和黛珂水乳使用顺序是什么
需要先使用黛珂乳液,然后使用黛珂水,之后用神仙水。黛珂水乳套装要先乳后水,它的乳液有导入的效果,用完后用水吸收容易一些,用完黛珂水产品后再用其他护肤品。神仙水要用在精华之前,所以它要在黛珂水乳后面用,让皮肤保持水油、PH值的平衡。
神仙水和黛珂水乳使用顺序是什么
1、黛珂乳液。很多人平时用水乳是先用水再用乳,但黛珂是反着的,它一定要先乳后水,这是由于乳液的分子结构更小,并且会有一些特殊成分而造成的。
2、黛珂水。用完乳液后再用黛珂的水产品,它能促进乳液的吸收,并且水的效果也会更好,使用后不会让皮肤太油或者干燥。
3、神仙水。它是精华露,但由于直接使用吸收效果不好,所以通常它会用在水之后、精华之前,所以推荐大家在用完黛珂水之后用神仙水,不过小编建议大家用神仙水最好搭配sk2自家产品。
黛珂水乳和神仙水搭配怎么用?
首先是洁面,洁面产品选黛珂或者sk2的都可以,主要是适合自己的皮肤。洁面之后将黛珂乳液涂到面部,用指腹按摩并用手掌轻拍。用完乳液后使用水,千万不要用错顺序,否则效果就会受到影响哦。
其次用神仙水,它的用法很多人非常熟悉,将适量神仙水先挤到掌心,用指腹将它们涂在面部、颈部这些位置,然后沿着肌肤的纹路进行按摩,一般几分钟就可以被吸收掉,长期使用后就有美白以及调理肌肤平衡各种效果。
最后建议大家用完神仙水后用一点精华或者面霜,因为黛珂水乳、神仙水这些的产品需要靠精华或面霜来锁住营养,单独使用其中一种都不是最好的。
黄鳝怎么养殖
鳝鱼肉味鲜美、营养丰富,有“赛人参”之说,同时它的药用价值也很高,在养殖品种中越来越被人们重视,价格居高不下。现将养殖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一、鳝鱼池的建造
1.水泥池 面积以30平方米~50平方米为宜,池面和底部要打磨光滑,以免鳝鱼在活动中擦伤皮肤造成各种细菌、病毒的感染,池子顶端应高出水位30厘米左右,并设置自然溢水口,出水口用网片固定以免黄鳝逃跑。水泥池养鳝分有土和无土两种养殖方式,这两种方式都要栽种水花生或水葫芦,在炎热季节起调节水温和供鳝鱼休息之用,可全池种满只留小部分投食口。若是有土养殖以铺20厘米~30厘米泥土为宜,泥层以上水位保持在20厘米~25厘米为宜,水过深则鳝鱼在活动中要消耗过多的能量,过浅则水体易浑浊且水温变化大;若是无土养殖水位保持在30厘米~40厘米为宜,该养殖模式的优越性在于水体消毒效果好,而有土养殖,消毒时药力较难作用到泥土中、底部,且易滋长各种寄生虫及其中间寄主,如蚂蟥、扁叶螺、椎实螺等。
2.稻田养殖 先把稻田泥土挖开,埋上网箱后再把泥土放回网箱里,把网箱四角固定住,栽上水花生或水葫芦,面积以20平方米~30平方米为宜。在网箱里不宜种植水稻等根系粗糙、发达的作物,因鳝鱼有钻土习惯,易擦伤表皮。
3.各种池塘、湖泊、水库插网养殖 即网箱无土养殖,面积以15平方米~20平方米为宜,这样便于消毒、治病,发病时可直接把网箱和鱼一起放到大的消毒容器里。网箱里也要培育水花生或水葫芦等水生植物,供鳝鱼休息。
以上各种养殖模式面积不宜过大,过大则易在养殖过程中造成鳝鱼大小差异增大,不利生长。
二、选种
应选黄色且黑斑点大而密的鳝种,此种鳝种长得最快;黄色、斑点小且不规则的长得一般;黄黑色的长得较慢;而乌黑或青黑色的长得最慢,但这种苗相对较凶猛。
在选择种苗时,应注意不选有伤、电打、钓、套的苗种,而选健康、活力强、逆水游动能力强、轻轻触其尾端反应迅速的苗种。选种时应选大小规格一致的苗种,因鳝鱼有互相残食现象,特别是在饵料不足时极易发生。
三、水温、ph值对鳝鱼的影响
黄鳝对水温的变化十分敏感,适宜生长水温为15℃~30℃,28℃时活动力最强、生长快、饵料利用率高。在这段时间要注意饲料的投喂,让鳝鱼吃饱。当水温低于15℃时黄鳝不摄食,进入冬眠状态。所以在江北地带,4月份水温不稳定时,不要往池里加水和投饵诱鳝鱼出洞,以免水温度变化大造成鳝鱼疾病。鳝鱼可采用湿法越冬,其方法是:先把水放干,保持土层湿,天冷和下雪时可加一层稻草或干草等保温,防止结冰;也可采用深水越冬法,但有个缺点,第二年天气变暖时鳝鱼活动能力增强会出洞寻找食物,但该法由于此时天气、水温尚不稳定鳝鱼易患感冒等疾病。
pH值也叫即酸碱度。在饲养过程中,如果溶氧不足,氧化过程受抑制,饵料残渣、有机物、排泄物等逐渐积累,分解不充分,就会积存有机酸而使pH值下降,影响鳝鱼的生长,所以在养殖过程中要注意换新鲜、干净的水,因鳝鱼喜欢干净的水质,平时要注意经常换水和测定pH值,鳝鱼一般适宜生活在中性或弱酸性水域里(pH值在6.5~7.2之间),换水时要注意天气和水温,每次换水以3厘米~5厘米为宜,宜先慢慢放入新鲜水后再慢慢排放老水。发病季节也应照此处理。因换水过快,易造成温差大,从而使鳝鱼感冒。
四、鱼池管理
1.在鱼苗放养前进行鱼池消毒 消毒时间应定在鱼苗放养以前的10天左右,因过晚可能鱼池留有残毒,过早易重新滋生细菌。在消毒时池水保持5厘米~6厘米高,用90克/平方米~120/平方米的生石灰消毒。消毒后的第二天最好用耙把泥和石灰乳搅合一遍,使其充分发挥作用,消毒时每隔1天~2天入放新水,排出旧水。
2.鱼苗的消毒和放养 放养前为了测定鱼池是否留有残毒,可用5厘米~10厘米的鳙鱼或鲢鱼苗按2尾/平方米~3尾/平方米作“试水鱼”,如鱼活动正常则毒性已消失,反之则应推迟放养。放养前对鱼苗消毒采用食盐3%~5%浓度浸洗10分钟~15分钟,或2ppm~5ppm的高锰酸钾,可消除部分的病原和寄生虫,增加抗病力。消毒时最好在阴凉处进行,避免阳光曝晒,时间可视鳝鱼苗的体质适当增减,以看苗是否出现不正常情况来判定,消毒后改放入清水中暂养以备放养,放养时要按规格大小分池,以免相互残杀。还要注意暂养池的水温应和大鱼池(即放养池)的水温相当,两者温差以不大于3℃为宜,如相差较大,应适当调节水温。
3.饲养管理与生长 鳝鱼下池一周左右开始加入部分新水,以后隔2天~3天加水1次,每次以3厘米~5厘米为宜,使水位保持在25厘米左右,夏天天热时可适当增加换水次数,以每次放排3厘米~5厘米为宜,以免造成温差过大。
每天坚持巡池,发现生病的鳝鱼及时捞出分析病因(病鱼一般不进洞、游浮在水面)。坚持精养,投喂做到定时、定点、定质、定量。平时疾病预防可用1PPM漂白粉或敌百虫0.2PPM全池泼洒(90%晶体型),防病药物应多备几个品种,经常更换,以免病原体产生抗药性。
鳝鱼的生长快慢与饵料的营养成份、种类及质 量有很大关系,在传统养殖中使用小鱼、小虾、蚯蚓、河蚌、田螺等,新鲜度难以保证,容易酸败变质鳝鱼易得病。营养物质相对单一,基本是以蛋白质为主,而这引进野杂鱼等的蛋白质含量也不高。鳝鱼的消化器官较弱,不易酸败变质鳝鱼易得病。营养物质相对单一,基本是以蛋白质为主,而这些野杂鱼等的蛋白质含量也不高。鳝鱼的消化器官较弱,不易消化吸收,不适宜鳝鱼的生长要求。特别是冰鲜鱼、蚌更不易消化吸收,且极易造成肠炎病。而喂蚯蚓则易发生各种寄生虫病。因蚯蚓生活在潮湿、肥沃的土壤中,而各种寄生虫也喜欢在这种环境里繁殖产卵,蚯蚓成了中间接感染鳝鱼。为了提高经济效益应选择较大规格的鳝苗,以达到当年上市的目的,因此鳝鱼应选择投喂营养全面且易消化吸收的全价配合饲料。目前市场上有三种类型的黄鳝配合饲料,即粉料、颗粒料及膨化料,粉料与颗粒料都不可避免地存在容易散失、污染水质、不易观察摄食情况,等缺点,而膨化饲料浮水性好、水中稳定性高、污染水质程度轻、易观察摄食情况,且膨化料在膨化加工过程中经高温灭菌,不携带病菌,是养殖饲料中的首选品。养殖户应选择好的饲料厂家及知名品牌,以保证产品质量,目前市场上的“银祥牌”“福星牌”的黄鳝膨化饲料已为广大养殖户所认可。
五、主要疾病及其治疗
1.出血病
病因不明,属败血性质,喂蚯蚓的鳝鱼较易发生此病,因寄生虫病极易继发出血病和肠炎。
(1)症状:口腔内有血样液体,倒提会流出,死亡后更明显。体表布满大小不一出血点,以腹部尤为明显,肛门红肿,外翻出血,病鱼经常浮出水面深呼吸,湖北当地养殖户称为“竖桩”,不停打圈翻动,剖开肚皮,可见肝出血肿大,脾肿大呈紫色,直肠出血。
(2)治疗 A、呋喃唑酮0.2ppm~0.35ppm全池泼洒(采用呋喃唑酮原粉)。B.内服氟哌酸5克/100公斤鱼,拌料。C.烟叶30厘米/亩水深,用250克温水浸泡5小时~8小时全池泼洒。D.红霉素25万单位浸洗病鳝。以上A、B可同时使用,A和C隔天交替使用,连用3天~5天。
2.赤皮病
(1)症状:病鱼行动缓慢无力,全天将头伸出水面,局部出血发炎,有红斑块,腹部居多,严重的表皮腐烂,肠道充血发炎,与出血病区别在于不会打圈。
(2)治疗 A.1ppm漂白粉溶液全池泼洒连用3天。B.红霉素浸洗病鳝。
3.肠炎
主要是投喂腐败变质的冰鱼蚌或由于投喂不足,过度饥饿引起。
(1)症状:活动迟缓,不摄食,体色青黑,消瘦,肠道充血,有黄色粘液流出,肛门红肿突出,严重发紫。
(2)治疗:平时每100公斤鱼用大蒜素或辣蓼5公斤预防。每100公斤鳝鱼加薄荷3公斤~4公斤煮水泼洒1次/7天~10天。
治疗时每百公斤鱼用:
A.人用十滴水20毫升拌料。
B.磺胺呱10克×3天拌料。
C.氟哌酸5克×3天~5天拌料。
4.毛细线虫、棘头虫病 喂蚯蚓的大部分会发生,为白色细长虫子,易引起肠炎。
(1)治疗:
A.90%晶体敌百虫0.5ppm~0.7ppm溶液全池泼洒,泼洒时应准备充足水源,因鳝鱼对敌百虫非常敏感,用量不当全池死亡,敌百虫禁内服。
B.每50公斤鳝用左旋咪唑5克~7.5克×6天内服或丙硫咪唑同量。
C.硫酸铜+硫酸亚铁(5∶2)0.7ppm合剂全池泼洒杀灭寄生虫。
5.锥体虫病 易引起贫血、大头。用药同(4)可同量浸泡。
6.烂尾病 主要是饵料不足,同类残食或自残,将鱼捞起用红霉素浸洗或1ppm漂白粉泼洒。
7.昏迷症 主要由于天气炎热气温高、水浅造成,可加入量清水把鲜蚌肉切碎撒入池中,或鲜葫芦瓜切碎撒入。
8.感冒 水温或高或低,或者突然大量换水,引起鱼体机能紊乱、死亡,保持水位,合理换水。
9.发烧 主要密度大,天气热,鱼体分泌物在水中过多、耗氧、水质不干净,饵料残渣或小鱼、蚌肉未吃完没捞出发臭。防治方法有A换水;B用0.7ppm硫酸酮泼洒或25公斤水30万单位青霉素泼洒。如何保持水质稳定,提高池水的净化能力?
﹏陌路ゝ 13级 2009-06-24 举报 一、 水质处理:1、 沉淀:使用混凝剂使水中杂物凝固沉淀。聚合氯化铝按使用说明书量投放,投放时药物要充分稀释,均匀撒入池面。2、 吸污:投放混凝剂后,最好运行循环系统半小时。当水中出现絮状沉淀后,要静止6~8小时,再用吸污设备把沉淀物排出。吸污时要耐心细致,不要时间太长(2小时内)。3、 消毒:采用含氯类消毒药(二氧化氯、三氯异氰尿酸、二氯异氰尿酸、次氯酸钠等)对池水进行消毒,使池水余氯含量保持在0.3~0.5mg/L,并定期测定池水的余氯量。药物用量严格按照使用说明书规定执行。 4、 药物使用注意事项:①调PH值: PH调节剂一般使氢氧化钠(碱片)和盐酸。泳池水采用自来水时,池水PH值一般在6.5~8.5,不需要调PH值。PH值偏低时,使用碳酸钠或氢氧化钠提高池水的碱度。当水质的PH值偏高,达8.2以上时,可适量投放盐酸。②含氯类消毒药物当水温达到30℃以上、或水质颜色变绿,要适当加大投药量。③除藻药物的使用:一般不提倡使用除藻剂,通常采用定期提高含氯消毒剂的浓度即可除去藻类。如果发现小虫或青苔时,可在输入游泳池的水中投放除藻剂硫酸铜,2小时后进行水处理的其它步骤。硫酸铜以2~3g/M3 水的剂量投放,注意投入次数不能多。二、 循环过滤水处理注意事项:1、 启动循环过滤系统进行水处理时,每天至少要开足2个循环周期。2、 定期定时进行过滤罐的反冲洗。3、 经常清洗毛发过滤器4、 在罐前投加沉淀剂,每天可投加少量聚合氯化铝,按0.1克/ M3水的剂量投放。这样可减少吸污次数,但要加强反冲洗。(一)泳池所用的化学药品类别及名称 1、消毒药——主要采用氯来消毒,目前国内使用的消毒药主要有:漂白粉、次氯酸钠、液氯、泡腾消毒片、三氯异氰尿酸、二氯异氰尿酸钠等几种。 常用的是泡腾消毒片,三氯异氰尿酸(片剂、颗粒和粉剂)、二氯异氰尿酸钠。2、沉淀混凝药 ——主要分碱性混凝剂、酸性混凝剂。目前国内使用的混凝剂有:氯化铝、明矾、硫酸铝等几种。 3、PH值调节药物——主要分含碱性高的药物、含碱性度中性药 。主要有几种:碱、酸、。 (二)简单介绍以上部分常用药物的颜色及投放性能量 a、消毒药 1、漂白粉——颜色白粉状,主要成分是复式钙盐,其有效成分就是其中的次氯酸钙Ca(OCL),其溶于水产生氧化钙沉淀和盐酸,并产生新生态氧杀菌,杀菌力较强。缺点是贮藏、运输不方便,池水有残渣。用量1000M3水约需20-30公斤漂白粉。 2、次氯酸钠(漂水)——液体呈黄色,含10-15%的有效氧,其溶于水产生次氯酸(HOCL),在光的作用下产生具有较强蝗氯化作用的新生态杀菌,杀菌能力较强。优点是使用方便,池水没有残渣,持续效果好。缺点是贮存、运输不方便、成本高。用量1000M3水约需40-50公斤。 3、泡腾消毒片——片状,其溶于水几乎全部以次氯酸钠形式存在,它是中性分子,可以扩散到带负电荷的细菌表面,并穿过细菌的细胞膜进入细菌内部,产生氯化作用下破坏细菌某种酥的系统。最后导致细菌死亡。优点是贮存、运输、保管、使用方便、有高效杀菌作用,有效氯含量高。用量1000M3,2.5-3.2公斤,但首次用量为三日用量,两天后用量,以后每隔一天按两天药量投放。 补充: B、混凝剂: 1、聚合氯化铝——呈灰黄色(粉状),透明(液体),聚合氯化铝实际是一种氧化铝,由于氯化铝的混合物,其沉淀作用主要是氯化氢氧化铝AL(OH)2沉淀,这是一种胶团能将水中的杂质包裹其里面或附在其表面,越积越重而沉淀下来使水澄清。其用量液体装1000M3水,而固体则8-10公斤就可以。 2、明矾——呈白色固体,明矾实际属于铝凝剂,其PH值偏酸性,明矾放在水中与氯化铝的原理同样是进行沉淀澄清水质,其用量约需20-25公斤/1000M3水。 C、PH值调节药物 1、酸——一般在测试水质PH值偏高达8.2,可适量投放酸,用量应按实际测试中投放,PH值基本7.6-7.8,为最佳状。2、碱——一般PH值偏低,偏低也可以适量投放碱调节PH值变成正常,用量同样按实际测试中得出。d、杀藻药 硫酸铜——颜色蓝色,味道小有臭味,通常用量1000M3水0.5-1公斤,但使用次数不宜太多,正常每月投放一次即可。 (三)以上四大类药物投放次数、用量、顺序及新水处理操作过程: 1、消毒药:泳池正常启用时,应每日投放漂水一次,份量每1000M3水用40-50公斤,投放方法可于太阳下山后将消毒剂稀释的用自动投药泵加药,或泼洒于地面水里(无人游泳情况下),夏季游泳人数增多,应早晚投放一次,加药泵应随循环泵开启,可按水质的透明度去控制开启。 2、混凝药 :采用聚合氯化铝净化水质时,可参照水质浑浊度的标准(不大于5度或站在25M宽的两岸能看清水深2.5M的池底四、五泳道线),不符合此标准时应投放聚合氯化铝。用量每1000M3水用8-10公斤聚合氯化铝即可。投放方法可于太阳下山后将聚合氯化铝稀释后,用自动投药泵自动加药,或均匀泼于水面。最好搅拌水30分钟,使用时应注意水质的PH值,方法可先测定水质PH值是否正常。 3、杀藻药 :采用硫酸铜,用量每1000M3水放0.5-1公斤即可,注意事项投放次数不能多,只能每月投放一闪即可。(或发现有青苔时使用。) 补充: 4、小结:经上面介绍过泳池水质常用的化学药物之后,现简明归纳用药的概况。 (1)常开放的泳池,应每日选择阴天或太阳下山后投放消毒药 ,当春季无客人游泳的情况下可隔天使用消毒药,份量可稍减,但应注意青苔的出现。最好半月投放一次硫酸铜,份量0.5-1公斤硫酸铜1000M3水。 (2)正常开放的泳池应注意泵房内有关设备的保养,及交接设备的操作过程,经常巡视泳池及泵房的一切设备。 (3)每日应分几次时间对水质检测,水质的PH值及余氯情况。水质的标准余氯(化合态=1-1.5,游离态=0.3-0.5)正常,PH值=7.6-8.0为最正常。但余氯的情况不稳定,不同的水温、不同的天气就有不同的指标。早上和晚上余氯值最高,达1.0以上,中午余氯最低约为0.2,这种情况均属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