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类渔药除了一些化学物质外,较大部分是一些微生态制剂。目前使用的微生态制剂主要是光合细菌类、芽孢杆菌类,乳酸菌类和酵母类的一些微生物制备的活性制剂。目前抗菌类渔药面临着产生负面效应、可能导致在水产品中的残留以及耐药性等问题。中草药因毒副作用小,不易产生耐药性,已作为渔药成分广泛使用。
我国渔药主要有几类?各有何作用?
水产养殖用药是指以预防、控制和治疗水产动、植物的病、虫害,促进养殖品种健康生长、增强机体抗病能力以及改善养殖水体质量的一切物质。我国目前所使用的渔药主要有消毒剂、驱杀虫剂、水质(底质)改良剂、抗菌药、中草药5大类。以产量估算,消毒剂约占35%,抗菌药、中草药以及其他类渔药只占20%左右;以产值估算,消毒剂约占30%,驱杀虫剂、水质(底质)改良剂分别约占20%,其他渔药占30%左右。(1)消毒剂的原料大部分是一些化学物质。生石灰是一种传统的消毒剂,使用较为普遍,除此之外,使用量较大的还有含氯消毒剂(如漂白粉、三氯异氰尿酸、二氧化氯等),含溴消毒剂(如溴氯海因、二溴海因等),含碘消毒剂(如聚维酮碘、双链季铵盐络合碘等)。其他类型的消毒剂,如醛类消毒剂(如甲醛、戊二醛等)、酚类消毒剂也有一定的应用。消毒剂可无选择地杀灭水体中的各种微生物,包括细菌繁殖体、病毒、真菌以及某些细菌的芽孢,均会对水产动物产生一定的刺激,对环境造成一些不利影响。
(2)驱杀虫渔药一般具有较广的杀虫谱,对寄生于水产动物体表或体内的中华蚤、锚头蚤、鱼鲺、车轮虫、三代虫、指环虫、绦虫以及水中的松藻虫、水蜈蚣等均有较好的杀灭效果。这类渔药包括有机磷类、拟除虫菊脂类、咪唑类、重金属类以及某些氧化剂等,它们的驱杀虫方式主要是触杀和胃毒。其中敌百虫、溴氰菊酯、高效顺反氯氰菊酯、甲苯咪唑、苯硫咪唑等是我国常用的驱杀虫渔药。
(3)由于人们认识到水质和底质的优良与否对水产动物疾病的发生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因此水质(底质)改良渔药的使用量逐年增加。这类渔药除了一些化学物质外(如沸石、过氧化钙等),较大部分是一些微生态制剂。目前使用的微生态制剂主要是光合细菌类、芽孢杆菌类,乳酸菌类和酵母类的一些微生物制备的活性制剂。
(4)抗菌类渔药是用来治疗细菌性传染病的一类药物,它对病原菌具有抑制或杀灭作用。从这类渔药的来源上可以分为天然抗生素(如土霉素、庆大霉素等),半合成抗生素(如氨苄西林、利福平等),以及人工合成的抗菌药(如喹诺酮类、磺胺类药物等)。目前抗菌类渔药面临着产生负面效应、可能导致在水产品中的残留以及耐药性等问题。
(5)中草药因毒副作用小,不易产生耐药性,已作为渔药成分广泛使用。渔药中常用的中草药有大黄、黄柏、黄芩、黄连、乌桕、板蓝根、穿心莲、大蒜、楝树、铁苋菜、水辣蓼、五倍子、菖蒲等。从中草药提取有效杀虫、杀菌活性物质已取得了一定进展。
本条内容来源于:中国农业出版社《动植物百科》
渔业生产上常用的抗微生物药物有哪些
(一) 抗生素类1、氨基糖苷类:硫酸新霉素粉(水产用)
2、四环素类:盐酸多西环素粉(水产用)
3、酰胺醇类:氟苯尼考粉(水产用)、甲砜霉素粉(水产用)。
(二)合成抗菌药
1、磺胺类药:复方磺胺嘧啶粉(水产用)、磺胺间甲氧嘧啶钠粉(水产用)、复方磺胺二甲嘧啶粉(水产用)、复方磺胺甲恶唑粉(水产用)。
2、喹诺酮类药:恩诺沙星粉(水产用)、诺氟沙星粉(水产用)、诺氟沙星盐酸小檗碱预混剂(水产用)、乳酸诺氟沙星可溶性粉(水产用)、烟酸诺氟沙星预混剂(水产用)。氟甲喹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