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水产供求

我国水产养殖现状(我国海水养殖的现状和前景?什么是海水养殖)

时间:2024-12-13 作者: 小编 阅读量: 1 栏目名: 水产供求 文档下载

水产动物养殖前景及方法分析近年来,中国的水产品养殖产量保持相对稳定,成为世界上唯一一个养殖水产品总量超过捕捞总量的主要渔业国家。同时,得益于养殖技术的进步,中国水产养殖的产量和销量持续增加,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总体稳定并持续向好。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海水养殖面积为201.37万公顷,同比减少1.44%;淡水养殖面积为511.67万公顷,同比减少0.58%。

水产动物养殖前景及方法分析

近年来,中国的水产品养殖产量保持相对稳定,成为世界上唯一一个养殖水产品总量超过捕捞总量的主要渔业国家。随着中国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结构不断优化,水产品在膳食结构中的比重逐渐上升,水产养殖产业总产值呈现稳定增长趋势。同时,得益于养殖技术的进步,中国水产养殖的产量和销量持续增加,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总体稳定并持续向好。
尽管中国水产养殖业取得了显著成就,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如养殖水域周边污染、养殖布局不合理,以及近海养殖网箱密度过大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2019年2月,农业农村部、生态环境部等相关部门发布了《关于加快推进水产养殖业绿色发展的若干意见》,旨在到2022年,使中国水产养殖业的绿色发展取得显著进展。
1. 2019年中国水产养殖产业总产值稳定增长
随着中国居民生活水平的提升,消费结构不断优化,水产品在膳食结构中的比重不断增加,水产养殖产业的总产值呈稳定增长态势。数据显示,2015-2019年,中国海水养殖产业和淡水养殖产业总产值分别保持了约5%和2%的年均增长率。2019年,中国水产养殖产业总产值达到9391.63亿元,其中,海水养殖总产值为3542.03亿元,淡水养殖总产值为5849.6亿元。
2. 海水、淡水养殖面积双双下降
在中国海水、淡水养殖产量和产值总体提升的情况下,海水、淡水养殖面积却双双下降,这表明中国的养殖技术在逐年优化,养殖产出效率在逐年提高。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海水养殖面积为201.37万公顷,同比减少1.44%;淡水养殖面积为511.67万公顷,同比减少0.58%。海水养殖面积中,海上水域的养殖面积最大,约112.43万公顷,占海水养殖面积的56%;其次是滩涂,养殖面积为58.78万公顷,占比29%。淡水养殖面积中,池塘的养殖面积最大,约264.44万公顷,占淡水养殖面积的52%;其次是水库,养殖面积为141.72万公顷,占比28%。
3. 中国水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稳步提升,"绿色养殖"是发展趋势
目前,中国水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总体稳定向好,自2013年以来,产地监督抽查合格率都在99%以上。市场例行监测合格率也从2013年的94.4%提高到2018年的97.1%,多年未发生区域性重大水产品质量安全事件。为了加快推进水产养殖业绿色发展,促进产业转型升级,2019年2月,农业农村部、生态环境部等相关部门发布了《关于加快推进水产养殖业绿色发展的若干意见》。

水产养殖的发展前景和现状

水产养殖业在我国渔业产业结构中占据重要地位,对促进我国渔业经济发展起到了关键作用。为了加快水产养殖业的发展,国家及相关政府部门已经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政策,为该行业创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根据《2022世界渔业和水产养殖状况》报告,全球渔业和水产养殖总产量在2020年达到了历史新高,达到2.14亿吨,其中1.78亿吨为水生动物,3600万吨为藻类。我国的水产业发展势头良好,水产品产量稳定增长,市场需求旺盛,价格波动,进出口贸易量和额均有所增加,渔民收入也实现了较快的增长。
从养殖面积来看,2021年全国水产养殖面积为7009.38千公顷,同比下降0.38%。海水养殖面积增至2025.51千公顷,同比增长1.50%,而淡水养殖面积则为4983.87千公顷,同比下降1.12%。海水养殖与淡水养殖的面积比例变为28.9:71.1。近年来,随着我国环保意识的增强,多地开展了保护生态环境和整治养殖污染的行动,导致内陆地区的养殖网箱被拆除,虾塘和鱼塘被回填、封井、禁养,沿海地区的滩涂也被划为禁养区,蚝排和蚝桩被拆除,水产养殖面积持续减少。
水产养殖行业的发展前景看好。目前,国内市场的水产消费主要以鲜活水产品为主,但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和新冠疫情的影响,消费者的消费习惯正在改变,对便捷、健康和高性价比的饮食需求日益增加。连锁餐饮企业对标准化生产和降低成本的需求,使得预制水产品受到餐饮行业和个人消费者的青睐,需求量不断上升。科技进步为水产养殖提供了新的发展方向,利用遥感图像、人工智能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等技术,可以更准确地了解水产养殖中生物的生长情况,从而做出基于实际生产的调控决策,逐步解决不同养殖环境中的问题。
农业农村部在2021年制定并印发了《“十四五”全国渔业发展规划》,对水产养殖行业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和规划,目标是到2025年,渔业质量和效益显著提升,水产品供应能力稳步增强,产业结构更加合理,水产养殖业绿色发展取得积极成效。
水产养殖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它能为人类提供高质量的动物蛋白食品;其次,水产养殖业为工业提供了重要的原料,如医药、化工、饲料等行业;此外,水产养殖对于弥补海洋捕捞资源的不足起到了关键作用;最后,水产养殖有助于维持生态平衡,减轻捕捞压力,促进良性生态循环。

我国海水养殖的现状和前景?什么是海水养殖

前景不错,参考前瞻《中国海水养殖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显示,海水养殖是利用浅海、滩涂、港湾、围塘等海域进行饲养和繁殖海产经济动植物的生产方式,是人类定向利用海洋生物资源、发展海洋水产业的重要途径之一。
  中国的海水鱼类养殖虽然发展的相对较晚,但随着海水鱼类苗种繁育技术不断取得新突破,设施养殖技术与模式的不断创新,近年来海水鱼类养殖产量呈逐年递增的发展态势。
  近年来,中国海水养殖业已从过去追求养殖面积扩大和养殖产量增加,转向更加注重品种结构的调整和产品质量的提高。新的养殖技术和新的养殖品种不断推出,养殖领域进一步拓展,名特优水产品养殖规模不断扩大,工厂化养殖、生态健康养殖模式迅速发展,深水网箱养殖发展势头迅猛,养殖业的规模化、集约化程度逐步提高。

鱼业有前途吗?

当然有啦~~国际水产品新增需求将主要靠发展养殖业来提供..经历了90年代的高速增长之后,我国水产养殖业目前保持年均5.8%左右的平稳增长。

1991-1997年曾是我国水产养殖业发展的黄金时期,其间海水养殖业年均增速高达31.41%,淡水养殖达15.87%,主要原因在于95年前后的政策限制捕捞而鼓励养殖,因禁捕所带来的需求缺口转为由人工养殖填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