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水产供求

水产药物种类(水产专用解毒药的药效有多长于肥水药一起用可以吗)

时间:2024-11-13 作者: 小编 阅读量: 1 栏目名: 水产供求 文档下载

对多数致病真菌和白色念珠菌有抑制和杀灭作用。治疗时可拌铒料中口服,也可浸洗有病动物。然而,鱼药由于药理研究尚不充分,故基本以使用目的进行分类。鱼药的分类,其目的是为了方便使用。药物用量严格按照使用说明书规定执行。PH值偏低时,使用碳酸钠或氢氧化钠提高池水的碱度。

常见的鱼药主要有以下几类?

1) 卤素类:如漂白粉,氯溴制剂,二氯制剂,碘制剂,等 这类药物能有效的抑杀细菌,尤其是有机碘是现在公认的有效抑杀病毒的药物
  2) 重金属铜类:如有机铜,硫酸铜。硫酸铜在杀死原生动物方面的功效相当的显著但是有一点就是毒性比较大。有机铜就能在不影响效果的同时弥补这点。
  3) 农药类:常见的有敌百虫等,此类药物效果显著在经济鱼类养殖和观赏鱼渔场常用,但是家庭观赏鱼用的较少。
  4) 呋喃类:呋喃西林,多用于体表消毒。呋喃唑酮,多用于肠炎,但是有副作用。
  5) 抗生素类:这是一类最有效的抑杀细菌,病毒和霉菌的药物。但是要谨慎使用,长期使用会产生抗药性而使药物失效。常见的有青霉素:对细菌,病毒,霉菌都有很好效果。庆大霉素:效果与青霉素差不多常与其交替使用。土霉素:对细菌,病毒的抑杀效果极好,见效快但是最大缺点就是霉菌对其免疫。红霉素:用的不多,常见都是外用如烂肉,烂鳍。其特点在于产生抗药性来得快,一般用药3天后基本就会失效,约两个月以后才可再用。所以在使用抗生素类药物时,要是注意替换和混合使用以避免病原产生抗药性。最好在迫不得已的时候使用
  6) 中草药:这是新兴的一些鱼药,具有药效高,见效快,无毒害的特点。常用有大蒜:大蒜素抑制革兰氏阳性,阴性细菌。对多数致病真菌和白色念珠菌有抑制和杀灭作用。其水浸液可杀灭原虫,主治细菌性肠炎和竖鳞病。治疗时可拌铒料中口服,也可浸洗有病动物。还有大黄,黄连等等。
  7) 其他类:高锰酸钾:强氧化剂,常用于药浴和新鱼检疫,极不稳定,要现配现用。硝酸亚汞:白点病的特效药。孔雀石绿和亚甲基兰:常用于治疗水霉和消毒,对一些原虫也有抑制作用。富尔马林:药性烈,多用于治疗一些疑难杂症。食盐:万能鱼药,而且能促进鱼的食欲。是鱼迷的最爱。
  那么如何选择用药呢?应遵循以下几点:1弄清患病病原的种类:一般鱼类患病的病原体主要有植物性病原体(病毒,细菌,霉菌,单细胞藻类等)引起的疾病,如:肠炎,烂腮等。还有就是动物性疾病(原生动物,蠕虫,环节动物等)引起的疾病,如:白点病等。在治疗用药前应该先弄清是哪一类病原体。根据上述的药物的药性进行选择出适合的药物,然后再确定是什么病,对以选出的药物作进一步的选择。2疗效显著:所用的药物要在短期内使病鱼尽快好转和恢复健康,以减少生产上和经济上的损失。一般应选择规范性大厂生产的鱼药,技术力量强,批号生产规范,质量可靠.3安全性能好:所用的药物对鱼本身的毒副作用小;对环境的影响小,对人体的健康不构成威胁。最好使用绿色环保型 鱼药。4使用方便:所用的药物操作简便。
  之后就是用药了,用药的方法有1.全池泼洒药物: 这是观赏鱼治疗最常用的方法通常在轻微鱼病或发生大规模传染性疾病时使用,一般使用一些如甲基兰,呋喃等毒性小的药物一般在下药时要取出活性碳并在三日后局部换水。2.药物浸浴:将鱼集中在高浓度的容器或小水体内进行短时间的药浴,以杀灭鱼体表和鳃丝的病原体。浸浴时间要根据药液的浓度、温度和鱼体的规格、数量和忍耐程度而定,要谨慎操作,避免鱼体受伤。要看住鱼不可离开,如发现鱼有浮头,翻白,浮躁等现象时要停止药浴,通常在治疗交较顽固的疾病使用一些药性强的药物如高锰酸钾,福尔马林等时使用此法。3.内服药物: 将药物均匀地拌入饲料中或制成颗粒料投喂。内服药饵前应停食1~2天,让鱼处于饥饿状态。投喂药饵要注意投饵方式,饵料要撒的均匀;药饵量要适中,保证鱼能吃到足量的药饵。一般在使用大蒜素一类的药物时使用。 4.悬挂药物: 将鱼药装在挂带中,悬挂于食场周围,利用药物较缓的溶解速度,形成药物区,从而达到消毒和杀虫的目的,此法观赏鱼用的较少但效果非常好,有待研究。

水产专用解毒药的药效有多长于肥水药一起用可以吗

1. 水产解毒药物主要分为三类:硫代硫酸钠、有机酸和氨基酸解毒液。
2. 这些药物在施用肥水剂之前使用,不仅能有效解毒,还能增强肥效的持续性。
3. 因此,水产专用解毒药物可以与肥水药物同时使用,并不会相互抵消效果。

鱼药的鱼药的分类

药物通常是按药理作用分类。然而,鱼药由于药理研究尚不充分,故基本以使用目的进行分类。
1、环境改良剂以改良养殖水域环境为目的所使用的药物,包括底址改良剂、水质改良剂和生态条件改良剂。例如:鱼宝康2、消毒剂以杀灭水体中的微生物(包括原生动物)为目的所使用的药物。
3、抗微生物药指通过内服或注射,杀灭或抑制体内微生物繁殖、生长的药物。包括抗病毒药、抗细菌药、抗真菌药等。
4、杀虫驱虫药指通过药浴或内服,杀死或驱除体外或体内寄生虫的药物以及杀灭水体中有害无脊椎动物的药物。包括抗原虫药、抗蠕虫药和抗甲壳动物药等。
5、代谢改善和强壮药指以改善养殖对象机体代谢、增强机体体质、病后恢复、促进生长为目的而使用的药物。通常以饵料添加剂方式使用。
6、中草药指为防治水产动植物疾病或改善养殖对象健康为目的而使用的经加工或未加工的药用植物,又称天然药物。例如:水—安草药
7、生物制品通过生物化学或生物技术制成的药剂,通常有特殊功用。包括疫苗、免疫激活剂、某些激素、生物水质净化剂等。
8、其他包括抗氧化剂、麻醉剂、防霉剂、增效剂等用作辅助疗效的药物。
鱼药的分类,其目的是为了方便使用。实际上某些药物具多种功用,如石灰既具改良环境的功效,又有消毒的作用。某些商品药,经科学配伍,可有抗菌和保健的功用。随着药物科学技术的进步,分类将可能合理地改变。

如何保持水质稳定,提高池水的净化能力?

﹏陌路ゝ 13级 2009-06-24 举报 一、 水质处理:1、 沉淀:使用混凝剂使水中杂物凝固沉淀。聚合氯化铝按使用说明书量投放,投放时药物要充分稀释,均匀撒入池面。2、 吸污:投放混凝剂后,最好运行循环系统半小时。当水中出现絮状沉淀后,要静止6~8小时,再用吸污设备把沉淀物排出。吸污时要耐心细致,不要时间太长(2小时内)。3、 消毒:采用含氯类消毒药(二氧化氯、三氯异氰尿酸、二氯异氰尿酸、次氯酸钠等)对池水进行消毒,使池水余氯含量保持在0.3~0.5mg/L,并定期测定池水的余氯量。药物用量严格按照使用说明书规定执行。 4、 药物使用注意事项:①调PH值: PH调节剂一般使氢氧化钠(碱片)和盐酸。泳池水采用自来水时,池水PH值一般在6.5~8.5,不需要调PH值。PH值偏低时,使用碳酸钠或氢氧化钠提高池水的碱度。当水质的PH值偏高,达8.2以上时,可适量投放盐酸。②含氯类消毒药物当水温达到30℃以上、或水质颜色变绿,要适当加大投药量。③除藻药物的使用:一般不提倡使用除藻剂,通常采用定期提高含氯消毒剂的浓度即可除去藻类。如果发现小虫或青苔时,可在输入游泳池的水中投放除藻剂硫酸铜,2小时后进行水处理的其它步骤。硫酸铜以2~3g/M3 水的剂量投放,注意投入次数不能多。二、 循环过滤水处理注意事项:1、 启动循环过滤系统进行水处理时,每天至少要开足2个循环周期。2、 定期定时进行过滤罐的反冲洗。3、 经常清洗毛发过滤器4、 在罐前投加沉淀剂,每天可投加少量聚合氯化铝,按0.1克/ M3水的剂量投放。这样可减少吸污次数,但要加强反冲洗。(一)泳池所用的化学药品类别及名称 1、消毒药——主要采用氯来消毒,目前国内使用的消毒药主要有:漂白粉、次氯酸钠、液氯、泡腾消毒片、三氯异氰尿酸、二氯异氰尿酸钠等几种。 常用的是泡腾消毒片,三氯异氰尿酸(片剂、颗粒和粉剂)、二氯异氰尿酸钠。2、沉淀混凝药 ——主要分碱性混凝剂、酸性混凝剂。目前国内使用的混凝剂有:氯化铝、明矾、硫酸铝等几种。 3、PH值调节药物——主要分含碱性高的药物、含碱性度中性药 。主要有几种:碱、酸、。 (二)简单介绍以上部分常用药物的颜色及投放性能量 a、消毒药 1、漂白粉——颜色白粉状,主要成分是复式钙盐,其有效成分就是其中的次氯酸钙Ca(OCL),其溶于水产生氧化钙沉淀和盐酸,并产生新生态氧杀菌,杀菌力较强。缺点是贮藏、运输不方便,池水有残渣。用量1000M3水约需20-30公斤漂白粉。 2、次氯酸钠(漂水)——液体呈黄色,含10-15%的有效氧,其溶于水产生次氯酸(HOCL),在光的作用下产生具有较强蝗氯化作用的新生态杀菌,杀菌能力较强。优点是使用方便,池水没有残渣,持续效果好。缺点是贮存、运输不方便、成本高。用量1000M3水约需40-50公斤。 3、泡腾消毒片——片状,其溶于水几乎全部以次氯酸钠形式存在,它是中性分子,可以扩散到带负电荷的细菌表面,并穿过细菌的细胞膜进入细菌内部,产生氯化作用下破坏细菌某种酥的系统。最后导致细菌死亡。优点是贮存、运输、保管、使用方便、有高效杀菌作用,有效氯含量高。用量1000M3,2.5-3.2公斤,但首次用量为三日用量,两天后用量,以后每隔一天按两天药量投放。 补充: B、混凝剂: 1、聚合氯化铝——呈灰黄色(粉状),透明(液体),聚合氯化铝实际是一种氧化铝,由于氯化铝的混合物,其沉淀作用主要是氯化氢氧化铝AL(OH)2沉淀,这是一种胶团能将水中的杂质包裹其里面或附在其表面,越积越重而沉淀下来使水澄清。其用量液体装1000M3水,而固体则8-10公斤就可以。 2、明矾——呈白色固体,明矾实际属于铝凝剂,其PH值偏酸性,明矾放在水中与氯化铝的原理同样是进行沉淀澄清水质,其用量约需20-25公斤/1000M3水。 C、PH值调节药物 1、酸——一般在测试水质PH值偏高达8.2,可适量投放酸,用量应按实际测试中投放,PH值基本7.6-7.8,为最佳状。2、碱——一般PH值偏低,偏低也可以适量投放碱调节PH值变成正常,用量同样按实际测试中得出。d、杀藻药 硫酸铜——颜色蓝色,味道小有臭味,通常用量1000M3水0.5-1公斤,但使用次数不宜太多,正常每月投放一次即可。 (三)以上四大类药物投放次数、用量、顺序及新水处理操作过程: 1、消毒药:泳池正常启用时,应每日投放漂水一次,份量每1000M3水用40-50公斤,投放方法可于太阳下山后将消毒剂稀释的用自动投药泵加药,或泼洒于地面水里(无人游泳情况下),夏季游泳人数增多,应早晚投放一次,加药泵应随循环泵开启,可按水质的透明度去控制开启。 2、混凝药 :采用聚合氯化铝净化水质时,可参照水质浑浊度的标准(不大于5度或站在25M宽的两岸能看清水深2.5M的池底四、五泳道线),不符合此标准时应投放聚合氯化铝。用量每1000M3水用8-10公斤聚合氯化铝即可。投放方法可于太阳下山后将聚合氯化铝稀释后,用自动投药泵自动加药,或均匀泼于水面。最好搅拌水30分钟,使用时应注意水质的PH值,方法可先测定水质PH值是否正常。 3、杀藻药 :采用硫酸铜,用量每1000M3水放0.5-1公斤即可,注意事项投放次数不能多,只能每月投放一闪即可。(或发现有青苔时使用。) 补充: 4、小结:经上面介绍过泳池水质常用的化学药物之后,现简明归纳用药的概况。 (1)常开放的泳池,应每日选择阴天或太阳下山后投放消毒药 ,当春季无客人游泳的情况下可隔天使用消毒药,份量可稍减,但应注意青苔的出现。最好半月投放一次硫酸铜,份量0.5-1公斤硫酸铜1000M3水。 (2)正常开放的泳池应注意泵房内有关设备的保养,及交接设备的操作过程,经常巡视泳池及泵房的一切设备。 (3)每日应分几次时间对水质检测,水质的PH值及余氯情况。水质的标准余氯(化合态=1-1.5,游离态=0.3-0.5)正常,PH值=7.6-8.0为最正常。但余氯的情况不稳定,不同的水温、不同的天气就有不同的指标。早上和晚上余氯值最高,达1.0以上,中午余氯最低约为0.2,这种情况均属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