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水产供求

水产氧化底改有几种(淤泥层不清有六害,怎么从五花八门的底改产品里选择合适的?)

时间:2024-07-26 作者: 小编 阅读量: 2 栏目名: 水产供求 文档下载

建议使用“福地安Ⅱ”改底连续两遍,改良底质。案例2:古塘渔场二分场余师傅和胡师傅,4月7日,结伴来利洋水产药店检测水质,因污泥厚,建议使用“福地安Ⅱ”改底减少底泥耗氧,接受当天回去使用。而使用最多主要是腐植酸钠。通过强氧化分解,改变粘底状态,排污功能大大增强。活性炭、沸石粉等有很好的吸附效果,且副作用小,对动物影响甚微。

改底——您了解多少?

1. “改底”的本质是啥?

“改底”其实就是池塘底部环境的一种修正过程。由于人工投饵,鱼类摄食后排出的粪便以及池塘微生物新陈代谢的尸体等,慢慢沉积到池塘底部,导致池塘底部环境恶化,在人为因素或者自然因素影响下,出现水质变化,直接影响养殖鱼类的生活及生长,所以养殖池塘进行“改底”是非常有必要的!

2. 如何“改底”?

到底改底该如何进行呢?根据这几年对本地区的调查了解,我们建议:老塘每亩投饵量达到2-3包料,改底一次,对于部分淤泥较深的池塘,我们改底频率可适当提高。

什么叫亩投喂量2-3包

比如:10亩塘,每投喂20-30包料,就需要改次底。

“福地安Ⅱ”受到广大养殖朋友的认可,主要具有以下特点:

1、氧化性底改:不耗氧,氧化力度强,从根本上减少或减轻底质问题;

2、刺激性小:“福地安”选用的是溴氯海因,刺激性比一般改底剂小很多;

3、缓释:片剂,一层一层溶解,刺激性更小,作用时间长;

4、性价比高:一瓶只需22元,可用6-8亩水面,使用过程中不要随意加量。

一瓶只需22元,可用6-8亩水面

案例1:湘庆村易兰桂师傅一口7亩草鱼池塘,池塘满水位1.6米,4月7日到利洋水产药店咨询近期池塘管理意见。建议使用“福地安Ⅱ”改底连续两遍,改良底质。

5月4日,易师傅到店直接说来两遍的“福地安”。上次用着感觉不错,水质、吃食都很稳定。所以这次又来了。

案例2:古塘渔场二分场余师傅和胡师傅,4月7日,结伴来利洋水产药店检测水质,因污泥厚,建议使用“福地安Ⅱ”改底减少底泥耗氧,接受当天回去使用。

5月2日,两位师傅到店说上次改完底,池塘挺顺利的。马上变天看池塘怎么搞。利洋药店店员建议:趁天晴中午增氧两小时,同时使用“福地安Ⅱ”改底减少底质耗氧,能减少变天返底造成的缺氧情况。

5月7日:余师傅和邻居孙师傅一起到店,直接就说,每人拿18瓶“福地安Ⅱ”,你们“福地安Ⅱ”减少耗氧确实不错。这几天,天气不好别人池塘都浮头了,就我们的还好,所以又过来多拿点日常备着用。

案例3:兴安村刘铁华师傅,一口3分田的草鱼池塘,3月26日到利洋水产药店说池塘里草鱼吃草吃的不好,每天都会剩很多,询问有什么方法没有?

推荐使用福地安每次撒20颗。

4月16日晚上到店聊天,了解上次使用效果如何。

刘师傅说:还是要相信科学,福地安确实好,撒完之后,第二天草吃的干干净净,一次撒个20颗,又方便,池塘都不需要用增氧机。

淤泥层不清有六害,怎么从五花八门的底改产品里选择合适的?

水产养殖中,随着养殖时间的增长,养殖池塘逐步老化,池塘自净能力及缓冲能力下降,养殖环境恶化。池塘环境的自净和缓冲能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池塘底泥的生态质量。

随着养殖业的发展,过度追求高产、高密度养殖,饲料的投喂、肥料及药物的使用量大大增加,养殖动物的排泄、未摄食完的饲料、施肥、生物(如藻类等)留下的尸体等远远超过水体本身的自净能力,这些有机物难以及时充分的进行有效分解,积累在塘底形成淤泥。

淤泥层长期不处理,也会产生诸多不利的影响,主要有:

1、增加耗氧量,底层容易缺氧

2、水体自净能力差,水易浑浊;水色不稳定,容易倒藻。

3、产生有害物质:氨氮、亚硝酸盐、硫化氢等

4、病源细菌、寄生虫等大量滋生

5、为有害藻类提供营养物质

6、池塘酸化或酸碱失衡

在养殖过程中,养户通常会选择底改产品进行改底;底改从早期养殖使用的沸石粉、白云石粉、生石灰等到现在市面上底改种类繁多,五花八门,选择合适的底改产品至关重要。

如何选择正确的底改产品?通过下面对底改产品作用分析,让你了解底改产品在水产养殖中的合理使用。

白云石粉

作为底改使用时,主要作用是吸附净化水中有机物,达到改底净水效果。作为水产养殖最常用产品,同时含有水产养殖动物生长发育所需的大部分的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养殖过程中,经常使用能提高总碱度等,有效稳定水质。

生石灰

生石灰遇水后发生化学反应,呈强碱性,并且具有较强氧化性,有效中和淤泥中的各种有机酸,改变酸性环境,从而起到杀菌、改善底质和水质的作用;生石灰也有很好的净水效果,在整个养殖过程中从清塘开始到调水改底等均有使用,方法简单,运用较广。

过氧化钙

过氧化钙遇水后发生化学反应,释放出的“氧”是目前在水产养殖使用产品最多的产品,但其反应产生“氧”的过程非常缓慢,是其未能作为增氧剂的主要原因。但是,也正因为过氧化钙效果缓慢,使其成为提高底层溶氧最持久有效的产品。在实际生产应用中,搭配芽孢杆菌等有益菌使用,能提供长时间的增氧效果,有效的促进有益菌繁殖。

颗粒增氧型底改

利用产品颗粒性状直接沉到塘底,直接作用于池塘底部淤泥层,增加池塘底部溶氧来增加淤泥与水体的通透性,提高好氧反应层的厚度;提高池塘pH值促进有机物分解和营养盐的释放来进行改善底质;然而该类产品可以迅速起到改底作用,给人直观的感觉是效果明显。

中草药类型底改

这一类的底改是在普通底改的基础上衍生出来的产品,通过添加针对性中草药剂,在保持普通底改效果的同时,增加中草药的效果。常见的有:

清凉底改:主要是在高温季节使用,能有效降低塘底有毒物质,保水稳水。

抗病底改:主要是利用中草药抗病原菌效果,杀灭池塘底部病原菌。

解毒底改

在水产养殖中,“解毒”是水产养殖者经常提起的话题,作为“毒”的最大产源,在改底产品中增加解毒功能,增强改底效果;甚至有些厂家专门为解底毒专门生产颗粒的解毒产品,以期达到最佳解毒效果。而使用最多主要是腐植酸钠。

生物底改

生物底改类同样是在普通底改基础上衍生出来的产品,通过添加有益菌(如芽孢杆菌),在保持底改原有效果的同时,增强生物降解,使底部有机物充分分解。很多生物制品厂家直接生产颗粒状微生物制剂,直接沉到底部,是有益菌在淤泥中繁殖,达到最大分解效果

生物降解就是使用颗粒微生物制剂在底部中缓慢释放微生物,通过氧化、还原、同化、异化等反应逐步把有机物降解转化,最终分解为营养物质供藻类利用,达到改底净化水环境;同时发挥种群优势,抑制致病菌的生长繁殖。

氧化底改

目前市场上使用最多产品:过硫酸氢钾,氧化分解有机物的过程就是强氧分解,一般来说,强氧分解并不能将有机物彻底分解成无机物,而只能使有机物从一种状态氧化为另一种状态,然后再通过后续的生物降解处理。

在实际生产中,强氧化作用非常重要,除了降低有机物的分子量,还能让生物难以降解的有毒有害有机物(如藻毒素等)通过强氧化剂的氧化为易生物降解的物质。

铺膜高位池在养殖过程中,粘底现象经常出现,直接导致粪便、残饵等有机物无法正常排出,严重时吸污也无法吸出。通过强氧化分解,改变粘底状态,排污功能大大增强。

吸附净水型底改

主要是针对水体中有机物含量多、水浑浊使用,在普通底改产品中添加吸附剂、净水剂、絮凝剂等,以达到净水效果。此类产品在使用中效果明显,但产生絮凝团后,容易粘附在养殖动物体表、鳃上,影响动物各种生理机能,(如:虾蟹粘附后,导致蜕壳难问题),要及时利用换水排出。

活性炭、沸石粉等有很好的吸附效果,且副作用小,对动物影响甚微。

其他

市场上底改产品种类繁多,随着养殖发展,更多的产品也逐步应用到养殖中。总的来说,目前水产养殖中底改产品的使用,主流的主要有三种:增氧型、生物分解性、强氧化型。

土塘养殖中,以上三种底改产品使用广泛,相互配合使用,效果更佳;而高位池养殖中,相对偏向于选择使用强氧化型底改,主要是因为强氧化底改能有效改变粘底现象。

改底就是通过消除底部中有毒有害因子并改善底部的状态,在种类繁多的底改产品中,针对性的选择合适的产品才能有效的解决底部问题。

土池养虾用生物底改好还是用氧化底改好

养虾先养水,养水必养底,好水要有好底,好底也需要好的水做通道,水不好底也难好,水与底相辅相成。

大家都清楚改底养底和调水养水都是水产养殖中至关重要的环节,也正因为如此,几乎每个厂家都针对不同的改底需要推出多个不同的底改产品。然而产品多了,对一些养殖户来说也就感到有点不知所措,常有用户问到,有必要生产这么多个改底产品吗?它们有什么区别?针对这个问题,公司技术部朱工专门对公司底改产品的功能区别及不同底质情况的使用做了一下总结,希望用户能更有效地用好改底产品,更有效地做好改底养底。

正常养殖水体有三层:水、水泥混合层(由水、残饵、残骸、粪便及泥土等组成的水与泥混合层,这就是所谓的底。)及泥土(黑膜塘为膜)。当饲养管理不善时会出现第四层“聚毒层”,即通俗所说的水分层。有人要问黑膜怎么会有底呢?回答是有的,只不过是比较薄而已,因为绝大多数底都被转到中间当作污泥排掉。

对虾生活在底之上,底是对虾的核心生活区。底在好氧条件时可彻底分解(生物降解)为营养物质供藻类利用或附着在有机碎屑生成生物絮团(菌胶团)供鱼虾摄食,这就是养底。

有机物在溶解氧偏低时会发生厌氧生物降解,导致不完全分解,从而产生氨氮、硫化氢等有害物质毒害鱼虾,引发肿鳃、白浊偷死等常见病害,同时致使水环境恶化,不利于对虾生长;底严重恶化时还易滋生大量的致病菌引起对虾疾病(如黑鳃、黄鳃、甲壳溃疡及早期死亡综合征)的发生,甚至排塘。这就要改底。

养底的目的把底中的有机物变废为宝。

养底有二个方向:生物降解和强氧分解,也因此产生相应的两大类养底产品。一般土池养底要生物降解和强氧分解两者兼重,而高位池则侧重于强氧分解。

生物降解就是使用颗粒微生物制剂夹在底之中缓慢释放微生物,通过氧化、还原、同化、异化等反应逐步把有机物降解转化,最终分解为二氧化碳、硝酸盐、硫酸盐等营养物质供藻类利用,达到净化水环境,同时发挥种群竞争优势抑制底之中的致病菌的生长繁殖,优化底的目的。

而使用强氧化剂来氧化分解有机物的过程就是强氧分解,一般来说,强氧分解并不能将有机物彻底分解成无机物,而只能使有机物从一种状态氧化为另一种状态,同时降低有机物的分子量,目的是为了让有些难于生物降解的有毒有害有机物(如氯仿、杀虫剂、除草剂、藻毒等)通过强氧化剂的氧化为易生物降解的物质,然后再通过后续的生物降解处理。强氧分解还能提高底的氧化还原电位,从而提高有机物的降解速度,加速池塘的物质循环。爽水灵除了强氧分解外,还具有清洁体表(去除褐斑、消除鳃病)之功效;福地安除了强氧分解外还具有解毒(祛除氯仿、氯乙酸等三致毒物)之功效。

随着养殖周期的延长,底部有机物积累会越来越多,生物降解消耗的氧气也越来越多,致使底中的氧气逐渐“断粮”,此时微生物的种类由好氧型逐变为厌氧型,而厌氧型微生物大多是致病菌,所以要灭菌。由于降解过程也会由原来好氧生物降解逐渐转变为厌氧生物降解,并会产生甲烷、硫化氢、亚硝酸盐等有害物质毒害养殖生物,所以要立即设法阻断,同时也需要将已产生的有害物质转化为无害、能利用的营养物质(即解毒过程),这所有过程都称之为改底。通俗说改底就是通过消除底中的有害因子并改善底的状态为养底作准备。

当前改底产品众多,因此有必要正确认识各产品的功能,以便更好地、更有针对性去使用产品,做好有效改底的措施。

此外针对这几年频繁出现水分层这种现象,主要是从底层去粘灭菌,改善底环境,增大水体的通透性,打通溶氧通道,间接增氧。超强底改王偏重于消泡除臭,正强1号偏重于抑制菌藻。

如何判断底的好坏:
底洁的标志:活。土池用一根木棍戳底,木棍不粘脏、无异味并无气泡冒出;高位池排污无异味。

底坏的标志:粘、滑、臭。表观:如果料台底部的网粘脏说明底已恶化,底层水的粘性大、可溶性有机质含量高、溶解氧含量不足,易分层。高位池还可以从排污口来观察判断底的好坏,排污管一拨开就有臭味或有异味,说明底已恶化,污水过后水色与表面水色一致,说明底良好,污水过后水色清而不浊,说明底已开始老化(底层水无藻类,水分层)。

造成底质变坏的原因:
在目前高密度、高投饵量、低透明度养殖模式下,缺氧是造成底恶变的根本的原因。

造成底缺氧的原因:1 通道长(水过深)、细(水的粘性大)或被阻断(水分层),空气中的氧气和表层产生的氧气都要经过水体的扩散作用才能到底达底。2 主要来源被阻(藻类老化)或被切断(倒藻);3 有机物富集过多;4 生物总量偏大。

科学氧底方法
合理安置增氧机,以促进更好的改底:增氧机不仅能增氧,促进水体对流,通过搅动以保证氮磷钾等营养物质更好地溶于水体供藻类利用,起到保水稳水;同时在有中间排污的高位池,还能起到集中排污的作用。安装水车增氧机时应该考虑让水流通过池塘的各个角落,尽可能将污物带到中间排污口排出。有效促进排污的增氧机排列方法是:将

水产养殖净水改底用什么消毒药剂?

鱼塘消毒处理完事之后,需要改底用单过硫酸氢钾片养殖专用的,目前是市场上进行改底高效且没有副作用的改底剂,消毒用养殖专用的二氧化氯泡腾片,结合两种药剂,可以对鱼塘进行改善。
展开全部